学生风采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9日
 


为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文化学习、养成教育为基础,以专业学习、技能培养为核心;强化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奋力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为工作目标,树立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人本兴校,内涵发展之路”。构建以升学为教育主体,以就业和联办为两翼的发展模式,遵循“宜活不宜死、宜实不宜虚、宜精不宜杂”工作方针,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形成“时时有检查,天天有公开课,周周有考评,月月有通报,节节有详案,人人使用多媒体教学”工作局面。将兴趣教学引入学科,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实现学生保额率高,课堂教学满意度高。
三、完成目标措施和办法。
(一)加强教学指导,深入开展听评课活动。
分管教学副校长每天深入班级听课不少于1节,每周不少于2个学科;教导主任每天深入班级听课不少于2节,教研组长每周听课不少于3次,组内听课不少于1次。及时评课,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凡属观摩课和公开课由教导处组织,同一教研组教师全员参加,每周至少组织1节观摩课和2节公开课。
(二)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导处要将倡导有效的备课方式和加强对备课情况的督查作为教学管理的第一要务,创新集体备课制度,实施“自备→集备→复备-听课-评课-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倡导集体研究基础教案与个体设计创新教案相结合的备课方式,发挥集体的智慧,体现个性特色,增强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集体备课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并将备课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方式的探讨;备课要超前,至少有一周以上的提前量。
(三)强化信息反馈,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
教导处组织实施全校性的学生评教反馈活动每学期进行二次,采用无记名式的填表形式进行。每学期不定期召集各班部分学生座谈会2次以上,收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及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由各班各学科代表或学习委员认真填写学生座谈会情况汇总表,最后由教导处负责收回汇总并反馈。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回归学生的实情,降低教学难度,削减不必要的过难理论性教学内容,教学改革的评价重点要回归到教师教会了学生什么,学生能做什么上来,不在于教了多少,而在于教会了多少。坚决杜绝以往的数学、外语和个别专业课考试中学生一大片不及格的现象发生。改变专业课程考试中仅考理论的一贯做法,要把专业课的月评考试转变为考学生当月技能掌握情况上来。坚持“从做开始,先会后懂,重在于会,力求于精,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解决好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四)抓实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六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1、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应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知识及基础状况,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教案,努力使备课规范化、科学化。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全体教师每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不少于1课时,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一人主讲,共同讨论,集思广益。教师要在个人钻研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分课时认真编写教案,凡事新授课必须有祥案。
2、认真上课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都应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利用45分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应在上课前2分钟预备时进入教室,体育课、实验课、音乐课、微机课等要提前5分钟组织学生整队前往相应地点。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作业是巩固和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按照课程的要求,明确提出作业的内容、数量、次数及交作业的时间。
4、认真辅导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是实行分类指导、提优补差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导处统筹安排各年级各学科提优补差工作。任课教师自觉承担本班级学生补差工作,各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提优和学科竞赛辅导活动。教导处以竞赛和考试成绩考评教师辅导工作。
5、认真考核
考试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是教学过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平时考查,把握学生成绩变化情况,向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导处及时反馈信息。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及时组织评讲,质量分析表要认真填写,准时上报教导处存档。
6、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教师应热爱、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经常与家长联系,配合家长教育好学生,并服从和支持学生科采取的教书育人措施和要求。任科教师应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处理问题应公正,不感情用事,独断专行或徇私报复。尊重学生,对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应耐心疏导,不讽刺、不挖苦、不训斥、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既管课内、又管课外,遇见学生有违纪行为要主动教育和管理。
(五)、落实点名制,确保教育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教师每节课上课和自习前要清点本班及人数,核对请假学位生名单。对无故不上课的学生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并当堂处理。严格管理学生课堂上课和自习秩序,杜绝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无特殊原因学生不得离开班级。
(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突出教学实效性。
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主持或组织相关活动。各教研组长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本组教师讨论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培优补差计划、期末制定复习计划;各项活动结束做好活动总结,学期末完成教学工作总结。
各教研组有一个专项活动时间,并要求定时、定点组织或参加活动,没有特殊情况,严格按组内教研计划进行。教研活动必须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专题、有效果、有记录。每个教师根据学校总体的研究专题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每个教师每学期做到:上交一篇纸质教学论文,一篇纸质教学反思。必须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有事必须向教研组长请假。
每学期教导处组织两次教案作业展评活动,组织学期初教师谈工作打算和期末工作述职;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并对上述活动安排要有计划、有总结、有评比记录等详实的过程材料。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相关信息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校园足球特色校[ 12-05 ]